Pages

Thursday, July 19, 2012

谈出版事业与读书风气 (陈美枫)

2012年2月8日,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前会长云里风(陈春德)在雪隆兴安会馆推介“兴安金炎文丛”的新闻发布会上感叹:“马华作家视出版著作为畏途;其实,写作不难,出版却很难。” 难在哪儿呢?难在经销方面,印刷1千本,只能卖出2、3百本,最终血本无归。

这真是件令人不胜嘘唏的事。“爬格子动物”(作家的谑称)心血来潮,彻夜不眠,挑灯伏案,精敲细凿完成的“呕心沥血”的作品,当然不希望留在自家案头孤芳自赏,务求找块园地公诸于世,以求获得应有的赏识。可惜马华文坛可供文艺园丁耕耘的园地实在少得可怜,君不见连甫往生的名小说家宋子衡的部分长篇小说也没发表的机会,情何以堪?

我这个曾经一度的“文艺青年”,年逾耳顺方一偿夙愿出版了两本书:《盲闯茶马古道》及《欧亚列车102天》,都是自掏腰包搞掂的。两本都是游记。自幼爱好旅行和摄影,恰巧近年旅游业崛起成了我国主要外汇来源之一,报章纷纷增辟旅游版,旅游期刊应运而生,写游记的“爬格子动物”因此有了充分的施展才华的平台。

2006年中,我和内子美英及一班朋友千辛万苦闯荡了一段鲜少人走的茶马古道;2009年,我们和另一对夫妇花了102天从欧洲西班牙马拉伽坐火车一路玩到亚洲越南的胡志明市,全程逾2万5千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火车之旅。我自觉这两个旅程都十分独特难得,因此决定自费出版了以上两本图文并茂的游记,与爱好旅行的朋友分享经验和心得。

出版《盲闯茶马古道》的时候,我曾经和我国最大规模的华文书店接洽,想通过该书店把书分销出去。遵照店方要求,我申请开了个账户之后,接到的订单是:全国几十家分店,各要5本书,我必须各别送过去。我问是否可以把书送去书店总部,由总部分发,答复是:不行。我再问:你们从大陆、台湾和香港进口的书,不都是由总部经手的吗?答案是:不错,但本地书不做这样的安排,只有售不出的书才由总部从分店收回来退还出版商。

绞脑汁、熬夜、跑腿、掏腰包的是我,书店分毫未出便可为各分店获得5本新书供展销,而我还得给予巨额折扣,何苦来哉?权衡结果,我只在吉隆坡的3间较小规模的书店各留下10本书。将近1年后去看我的“孩子”,有几个在书架上苦苦呆了这么久居然还找不到归宿,令我这“老爸”好不沮丧气馁。幸亏我动了歪念头,打我生活圈子里的人的主意: 诸弟妹、亲戚、各路朋友、旧同学、跋山及旅行同好……,总之就是不放过任何新交旧雨,在他们的支持和协助下,总算把书本卖得七七八八了。

出版第二本书的时候,有了前车之鉴,我索性根本不考虑书店,直接沿用自己的方法经销,总算也在1年时间内“嫁”了8百本书出去。当然其中小部分是送出去的。

在我国自费出版书籍,通常都只印1千本。1千似乎是个最适中的数字;多印则每本的成本降低,但更难售尽;少印则每本成本提高,书本太贵没人要买。在我国市面上销售的书籍,相对国民收入而言,是挺贵的,因此肯花钱买书的人并不多,而在那并不多的肯花钱买书的人当中,多数只买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书;小说、散文、诗词、游记等是绝对的冷门货,区区1千本书,竟然无法在全国650万个华人当中悉数找到归宿,真是可悲!

我国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博士在同一个场合致词时,劝勉马华作家“扎根本土,放眼世界”,把作品推销到中港台的庞大市场去。那市场真真确确是人口多读书风气盛,与我国好几年前调查所示的“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只读2面书”相比,实有天渊之别。可惜的是,中国书比我国出版的书便宜,本地书价兑换成人民币后将贵得乏人问津,更何况中国读者可能根本不知道书作者是何许人。何国忠引用了许友彬为例子,说其著作摆放在中国书局的显著架子上,对马华文坛而言是一项突破。我完全同意这说法。许友彬之有这等亮丽骄人的成就,其内在功力深厚不在话下,我相信他是在中国的文艺园地上从零开始,默默勤恳耕耘多年,与中国人竞争,打响知名度,才闯出当今的一番天地来。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等能耐。

反过头来看,即使马华作家大都成功打入中港台市场了,使马华文坛在海外吐气扬眉,然而国内的文艺园地却依旧一片荒芜,在海外畅销的本土杰作仍然无人过问,大众对马华文学作品的冷漠不逊于正在袭击欧亚的严冬,而且马华文坛甚至可能面对后继无人的窘境,如何是好?

我看必须从最基本的层面做起——增加华文文学作品的读者人数。爱读华文文学的人多了,文学书的销量自然水涨船高。如何增加读者人数?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 我国有1千2百多间华小、61间独中及3所民办高等学府,假如每年每一间学堂都华几百令吉为各自图书馆添购10本马华文学作品,10部马华作家的著作便卖断市了!问题是:如何鼓吹全国华文学府都这样做呢?或许何国忠博士可采取主动,连同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博士,与董教总及全国校长职工会配合,主催全国巡回研讨会,与各州华小和独中的董事、校长及家教协会代表共同探讨这项课题。假如教育部能增加每年给华小的拨款,同时每年也给各独中及民办高等学府拨款,并规定校方必须从拨款中挪用一笔合理的款项为各自图书馆添购新书,包括马华文学作品;加上校方与家教协会合作推展读书会之类的活动,假以时日,莘莘学子当中必然会出现相当数量的爱阅读、爱文学、爱写作的人。

(二) 全国各地有众多各式各样的华团,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可主动联络华总、全国工商总会、七大乡团等全国性组织的领导人,与他们磋商如何与各社团配合一起推动阅读马华文学作品的活动。

(三)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可联络中央政府及各州政府中的华基政党阁员,要求政府规定各地官办图书馆都必须拥有华文书部,里面的藏书必须包括马华文学作品。

(四) 民间也有些民办图书馆,如八打粦的观音亭图书馆、马六甲市的佛教图书馆以及吉隆坡的慈济图书馆,都办得颇有声色,为促进读书风气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可联络相关负责人,探讨如何在各图书馆增加马华文学作品的收藏。

如果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能连同一向来热心文教事业的南洋商报,主办圆桌会议,广邀董教总、留台同学会、留华同学会、华总、儒商协会……等等相关文教团体聚首,共同探讨如何促进阅读风气,尤其是阅读马华文学作品的风气,集思广益,必然可以结合诸公的丰富阅历经验及高超智慧,敲出更多可行策略来。

(With permission to post by the author Ir. Chin Mee Poon)